精液生精细胞检查鉴别诊断无精子症
近年来,用精液生精细胞来评价睾丸生精功能,特别是用于鉴别诊断梗阻性与原发性无精子症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认为,同一病人精液生精细胞检查结果与睾丸活检所反映的细胞发育水平相一致,并认为是替代睾丸活检的理想方法 。本文以精液细胞学结合精浆生化指标及血清性激素测定对48例无精子症的发生类型和睾丸生精功能进行了观察。旨在进一步研究探讨生精细胞学检查在鉴别诊断无精子症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来我院男科门诊的无精子症不育病人48例,均经3次以上精液常规检查证实,年龄23~32岁,不育史1~9年,性生活正常。
实验方法 (1)精液生精细胞学检查:手淫法留取精液,待液化后离心取沉淀物用pH7.2PBS洗涤3次,涂片,自然干燥后用95%甲醇固定10min,瑞-姬氏染色,油镜镜检(×1000)。观察200个生精细胞,并根据生精细胞的形态及染色特征进行分类。(2)精浆果糖、α-1,4-葡萄糖苷酶测定,取离心后的上层精浆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生精细胞按形态及染色特点分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4种,它们分别处于不同的细胞发育阶段。把不育病人检查结果分别划分为上述4种情况之一,如某一病人精液中的生精细胞的精子细胞为多见,则把其睾丸生精功能归类为精子细胞水平。48例无精子精液中,有36例查见生精细胞,按上述划分方法,其中处于精子细胞水平22例、次级精母细胞水平8例、初级精母细胞水平5例,精原细胞水平1例。
在未查见生精细胞的12例中,有6例睾丸容积正常,精液体积<0.5ml,呈乳白色液化状态,pH<7.0,经精浆生化指标(α-1,4-葡萄糖苷酶<20u/ml,果糖为0g/L),血清性激素测定FSH水平正常,测定可初步判断为梗阻性无精子症。其余6例因精液中未查见精子及生精细胞,经精液生化指标,血清FSH水平升高,则考虑为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
对于睾丸原发性和梗阻性无精子症的鉴别诊断#终须依靠操作过程复杂的睾丸活检(分为睾丸切开活检、穿刺组织活检、针吸细胞活检)。不论何种形式的活检,对睾丸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且易发生并发症。所以,寻找简便易行,无创伤及副作用的鉴别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血清性激素、精浆生化特异指标测定的应用,大大缩小了睾丸活检的适用范围。黄宇烽等 [1] 用精液生精细胞学与睾丸活检比较,研究表明,87%的无精子精液中查见生精细胞,两者所反映的细胞发育水平符合率达91%。本文48例无精子症病人的精液中有36例查见生精细胞(76.12%),6例结合精浆生化检查及血清激素测定,判断为原发性无精子症。
36例病人可认为是睾丸原因引起的生精功能障碍(89.1%),生精细胞的发育停滞于各级生精细胞,以精子细胞阶段多见。其余6例经精浆生化测定及血清激素测定,证实为阻塞性无精子症。对此种类型的病人,可通过生精细胞学检查,了解其睾丸的生精功能以确定治疗原则和判断治疗效果。